第154章 东林党_漫游影视诸天之旅
小猫看书 > 漫游影视诸天之旅 > 第154章 东林党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54章 东林党

  转眼间,又是年关将近,纷飞的大雪覆盖了整个辽东,海州卫的百姓们也都猫在了家中,没有谁愿意出门去感受凛冽的北风。军营里的将士们却还在练着体能,文化课的学习也不能停。

  大雪初停,陆诚忙完了手头的公务,起身活动了一下腿脚,穿上棉衣,披上大氅,起身出了屋。

  招呼上几个亲卫,带上一些过年的礼物,陆诚出了府门,来到不远处的一处小院儿。

  这个小院里住着的,正是张国纪一家。

  一名亲卫上前敲了敲法院门,院门很快被打开,走出一个十来岁的小子,看到陆诚之后,立刻开口喊了一声:“姐夫好。”

  陆诚走上前去,揉了揉小家伙的脑瓜,呵呵一笑:“你小子,不错。先提前给你发个压岁钱。”

  陆诚随手取出一块碎银子,丢给了小家伙,小家伙更是喜笑颜开,转头冲着院子里喊道:“阿爹,大姐,姐夫来了。”

  陆诚走到院中,就见张国纪正带着一家人清理积雪。

  见到陆诚,张国纪也是连忙放下手中的铁锹,迎了上来:“陆大人来了,快请进。嫣儿,快去倒茶。”

  陆诚跟着走进屋中,几个随同而来的亲卫放下礼物之后,立刻很识趣儿的走到屋外,开始清除院中的积雪。

  张嫣给陆诚倒了一盏冒着热气儿的茶水,递到陆诚跟前:“陆大哥,你喝茶。”

  陆诚接过茶水,冲小姑娘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容,小姑娘面色微微红了一下,转过身去站在父亲身后。

  如今,这张国纪一家来到海州已经有几个月了,也习惯了这里的生活。

  刚来的那会儿,陆诚也会时不时的上门来看看,和张嫣说几句话,培养一下感情。

  一开始,小姑娘还有些害羞,有时候还会躲着。

  后面陆诚来的多了,也就慢慢熟悉了。再到后来,有时候张国纪不在家,张嫣也能陪着陆诚说说话。

  冬天的第一场大雪降临之后,张嫣还亲手给陆诚缝制了一件棉衣,让弟弟给陆诚送了过去。

 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,张嫣的弟弟时常给姐姐以及未来姐夫当跑腿,两边跑着送东西。

  小家伙已经十来岁,也懂事了,主动喊陆诚姐夫,陆诚还奖励了他一些零花钱。

  从那以后,这小家伙就彻底改口了,姐夫姐夫的,喊得特别亲热。

  连带着,张家最小的那个八九岁的小丫头,也跟着喊姐夫了。

  一开始,张嫣出于害羞,还想要纠正弟弟妹妹的称呼。可弟弟妹妹为了零花钱,直接把姐姐出卖了,死活不改口。

  这叫着叫着,张嫣也就习惯了。

  “这快过年了,家里还缺什么吗?”

  “不缺了,家里什么都有。我们家以前还没有过过这么好的日子呢,多谢大人关心。”

  “那就好,辽东天寒,不比中原。我特意配了一些可以预防治疗冻伤的药膏,给你们拿一些,回头要是出现冻伤,及时涂抹一些。”

  “谢大人关心。”

  “最近公务上……”

  张国纪这人就是有些古板,陆诚和对方聊天,也通常都是没话找话。

  相比之下,还不如逗逗小姑娘有意思。

  不过,这逢年过节该有的礼节还是要有的。

  在张家坐了一会,院子里的积雪也被亲卫们清理出了道路,陆诚起身告辞,张嫣把陆诚送到门口,眼看陆诚就要离去,张嫣忽然开口:“陆大哥。”

  陆诚转过头去,看向小姑娘:“怎么了?还有什么事吗?”

  “那个,陆大哥…过年有人给你包饺子吗?”

  “这个嘛,好像还真没有。要不你来给我包饺子?”

  “好。我是说,我可以包完饺子,给你送过去。”一个好字刚说出口,小姑娘似乎还有些害羞。

  “那我可就等着吃你的饺子了。”

  在整个海州城中,要说最安全的地方,肯定要数陆诚的将军府门前这条街。

  整条街前后左右所有的院子,住的都是陆诚麾下最忠诚的将领,亲卫,特战队员。

  任何陌生的面孔胆敢靠近这一片区域,都会第一时间被发现。

  陆诚当了几次刺客,自然知道应该如何预防刺客,整个海州城的守卫工作都做的相当严格。

  在整个海州城内,即便是普通的居民区内,也有严格的安保措施。

  一些在战斗中受了伤,留下残疾的老兵,都会被安排成为治安巡逻队的成员,继续守护海州卫的安全。

  当然,也有一些忠诚度极高的老兵,悄无声息除去了军籍,转而从事情报、侦察等工作,又或者加入了商队护卫队,海岛开拓队等等。

  由于今年在草原上受了灾,喀尔喀部也同样遭受了不小的损失,陆诚支援了喀尔喀部一部分粮食、棉衣,也接收了一些草原上的牧民。

  但陆诚接手的牧民,并没有安排在辽南四卫的任何一座城内,而是安排在了一些村镇。普通牧民负责开垦土地,养殖牲口。

  那些精通骑射的草原人,则是编入新成立的骑兵巡逻队,协助海州卫的侦察大队,负责巡视整个辽南。

  与此同时,辽东半岛附近的岛屿,也都在开发建设之中。

  像长海县大大的小小的岛屿中,那些适合居住的地方,都已经建立了一些房屋。

  之前派去南下购买商船的队伍,也已经买回来了七八艘渔船、商船,但都是小型船只,还不足以用来组建水军。

  陆诚也已经在考虑,过完年之后,如果辽东平静,就去江南看看。

  其实,整个江南基本上都是东林党的地盘,江南的那些富商大贾,也基本上都被东林党控制。

  大明朝之所以那么快的灭亡,究其根本原因,绝不只是农民起义、天灾人祸、关外建奴,还有那群自命清高的东林党。甚至可以说,东林党才是主要原因。

  早在永乐大帝在位时期,郑和下西洋,带回了海外的各种植物、香料等物,也让大明那些官员们,看到了海洋贸易的巨大利润。

  但郑和下西洋,是由官方发起的,给朝廷带来了巨大的利益,却并没有给那些官绅士大夫带来什么利益。

  因此,那些官绅士大夫们就想方设法的抹黑郑和下西洋,让大明朝开启了海禁。

  等到海禁实行之后,那些官绅士大夫们再暗中指使沿海的商人们走私,官商勾结,获取巨大的利益。这也直接带动了江南制造业的发展,让江南地区产生了很多富商大贾。

  万历二十二年,朝中的吏部文选司郎中顾宪成因为争立太子,触怒了万历皇帝,被革去官职,贬回家中。

  之后,顾宪成与一些江南的士绅名流重修东林书院,发起东林大会,把整个江南的士大夫都聚集了起来,暗中控制整个江南的商业,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。这就是后来的东林党。

  此时的大明王朝,表面上仍旧维持着海禁,可实际上却通过海洋贸易,让全世界的白银大量的流向了大明。

  据统计,明朝晚期,由世界流入大明朝的白银高达九亿两之多。但到了崇祯皇帝时期,一年的税收只有三百多万两。

  每当皇帝想要增加商业税收,朝中的那些大臣们就会跳出来,指责皇帝不应该与民争利,应该藏富于民。

  崇祯皇帝在位时期,辽东的建奴闹得越来越凶,为了保证辽东粮饷的供应,崇祯皇帝一再的加收赋税,把税都收到了老百姓重孙子那一辈儿,可还是收不上来银子。

  崇祯皇帝放弃皇帝的颜面,向着满朝文武借钱,最后也只借来了区区二十万两白银。等到李自成攻入京城,却在京城搜刮了七千多万两白银。

  就是这样一群自命清高的东林党人,在满清大军到来之时,口口声声说着忠君报国,要跳河投江以死明志,最后却因为“水太凉”,剃下头发,为大清朝卖力。

  当然,东林党人之中或许也的确有一些都忠臣,但这整个利益团体,已经是把大明皇朝的血都吸干了……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xmks9.com。小猫看书手机版:https://m.xmks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